Marketing是一種很實用的技能,「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更可說是Marketing的強項。不然,我們就不用將所有Target Audience (潛在客戶) 分成不同的Target Segment了。
相信這幾個月,大部份人也心情忐忑、激動、不安,甚至睡得不好,社會更面臨分成不同陣營的對峙局面。
個人心情固然可使用個人渠道表態,但作為中小企,在現時香港的大氣候下,應保持怎樣的政治取態呢?這是關乎PR and Marketing的問題。
我們歸納了三個值得深思與計劃的重點,當然,這只是我們的觀點,並沒有對錯之分。
1:在香港發生的事,隻字不提會給人貼地還是離地的感覺?
作為在本地營運的企業,總要發佈一些「貼地」一點的消息或新聞,讓人感覺更親近,讓潛在客戶感覺你的企業與他們同行。
因此,我們認為即使企業本身有沒有立場,也需要放最少一、兩個「貼地氣」的帖子,與大眾有點交流。
然而,我們卻不認同發出具挑釁、煽動、或不實的帖文,以防引起公眾不安。
*有不少Facebook專頁的管理員可能忘了更換個人身份,而使用專頁身份提出個人意見,掀起顧客的「退訂潮」(來源:nmplus網站)
2:管理層有共識後表態,避免內部矛盾。
雖然公司內部會有不同意見,但內部必需有一個共識,方可代公司發言。近來,我們觀察有不少公司內部糾紛後出文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公司內部沒有共識,造就了外人看來覺得有內部矛盾的感覺。
公司需要有自身的形象及取態,因此無論員工站在哪一方,也請尊重公司的取態及發言。當然,公司也需要顧及員工感受。
*早前有公司要求罷工當天沒有上班的員工作出日租賠償,而被媒體廣泛報導 (來源:Topick)
3:承擔表態的後果:流失原有支持者,卻會有新支持者加入!
這點尤其重要,當提及政治內容後,請不要太看重因為你發佈的內容而流失的客人。「有入有出」,有一批原來的支持者走了,卻會有另一批支持者進來,因此不需要太介意。你需要理解的,是新加入者是否對你的業務有幫助,如不是,事過境遷後應用什麼方法令他們對你的產品感興趣?


*留意Facebook專頁的帖子或廣告,如內容不當,有可能違反《社群守則》
保持理性,You are what you say。
希望以上三個小提醒可給你在中小企政治表態上多一點方向。
可以表態,但不要表得太變態!你也可以閱讀其他文章,給你更多Marketing的方向及方法。
有見近日各方的言論越演越烈,時有一些過份粗暴的文字出現。所以我們希望大家,無論是公司或個人名義表態時,都要保持理性。
畢竟你發表言論時,其他人都在看,他們或許會對你的言論重新審視你的品格。
我們深信,無論你是什麼人,香港人底蘊仍是理性和善良的,這也是我們優勝的地方。請多留意身邊的人是否需要幫助,他們面對心情低落時,陪伴確實可以共渡時艱。
最後,祝願在香港的大家都平安。
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