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滑,對樓市是否真的有影響?

隨著經濟前景不明朗,各銀行按揭回贈已相繼迅速遞減,先是匯豐,然後是渣打、恆生等銀行。

轉按成為銀行的負擔?

如果各位心水清,就會發覺銀行按揭產品利潤不高,所以轉減客戶回贈。例如較早前,銀行按揭息口大約 2.375% ,而客戶回贈是2.1%。以此計算,銀行約首8個月也未有營利。如果客戶2年罰息期後轉按,實際銀行賺到客戶的利息,也只是一年多,而且一年只是 2.375%。於前景不明朗的氣氛下,樓價下滑,也證明按揭對銀行來說不是高利潤的產品,所以銀行作出減少客戶回贈這個決定,轉移繼續推廣利潤比較高的產品,如傳統年壽保險等。

銀行減少按揭回贈這項政策,對市場是否有影響?

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細心想想,其實真正受影響的是那一群人?
換一個角度看,對於哪一群人反而有正面影響?因為按揭利率在香港仍然低,對於一班「真正投資的人」,他們的心態仍然是靠轉按套出現金,然後「等入市」。那怕有沒有現金贈,他們的目光不是賺一次性的現金回贈,而是樓價長遠的升幅

投資者眼中的「樓市」

筆者在過去一個月,不斷見到銀行估價下跌,有些個案是客戶做按揭貸款時,估價兩星期內跌了一成。更有持有大約23個物業的客戶告知,在香港現在這個低迷的氣氛內,若新聞持續有「流血時件」發生,樓價必定再跌或許,這就是投資者所看的「客觀數據」。

買樓,請量力而為

當然,相信大部份讀者 (包括我們… )也不是能隨便拿錢出來買樓的人。對我們而言,買樓涉及金額龐大,是重大的決定。雖然物業可作為增加現金流的工具 (詳見文章如何利用現有資產增加現金流?》),但買樓前,也需要留意自己的信貸評級 (見文章借錢愈多,信貸評級是否愈差?》) 及所需資金,免遭損失。 

無論如果,富匯商業顧問盼望香港同心協力,讓生機重現。我們也會繼續服務大家,讓社會變得更好!

發表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