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政府75%資助,變成150%利潤!

在我們接觸的客戶中,不難發現一個事實 – 資金不足,成了中小企發展生意的障礙。相信這絕對是很多中小企業拓展生意的頸瓶位,也是大部份中小企政府資助申請者的申請目的。政府推出各項的中小企資助,甚至初創企業也有基金資助。申請時,除了申請成功率低(詳情按此)、文件及手續繁複外,其中一個我們常收到客戶的回應就是:

「政府資助要自己俾左錢出嚟先!」

這又到了 「先有雞還是蛋」的問題。即是客人時常說:「如果有錢,又哪需申請資助?」

這會否說中了你心裡的那句?

2020 年 1月,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有關資助的新措施,我們相信,今次的新措施,將會真實的幫助到中小企客戶,今次的消息算是「真。好消息」,這些新措施包括:

– 擴大「BUD專項基金」的資助地域範圍至涵蓋所有與香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協定)的經濟體#。
– 增加每家企業累計資助上限至400 萬元,包括200 萬元用於推行內地項目和200 萬元用於推行東盟及其他自貿協定經濟體項目。
– 提高首期撥款比率由核准政府資助總額的25%至高達75%。
– 免除獲資助企業開設及維持獨立的計息帳戶,以及於收取首期撥款前須存入對等資金於該帳戶的要求。
– 所有項目(包括選擇申領首期撥款的項目)均可在提交申請表後開展。
– 放寬個別開支項目預算比例上限(包括採購/租賃額外的機器/設備、製作樣本/樣板、商標、專利(設計/實用新型專利註冊))。
– 增加更多可獲資助的項目(包括在內地設立新增設業務單位、於內地計劃下採購/租賃額外的機器/設備以增加生產能力等)。
# 包括中國內地、新西蘭、歐洲自由貿易聯盟4國(即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智利、澳門、東盟10國、格魯吉亞和澳洲。

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今次其中一個改動,提高了首期撥備至核準政府資助總額至75%,不但如此,之前需要額外開啟一個獨立操作戶口和「一放一」的戶口要求也取消了。

因此,對於申請的中小企而言,就大大給予了兩個申請的優勢:

1) 省卻了因等待銀行1到3個月的開戶時間,而讓項目停濟

2) 不用先拿出大量項目資本作申請,特別是員工成本較大的企業,更顯幫助

在疫情持續下,大家都未知道前景是否明朗。但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利用政府有效的資源幫助自己企業,甚至可有餘祝福他人,但請注意,即使是政府資助,也只是幫你的生意「錦上添花」(詳情按此見文章),並不是給你的公司用來應急。我們富匯商業顧問十分樂意和大家同行!

運用政府75%資助,變成150%利潤! 有 “ 2 則迴響 ”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