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貸款的3大迷思

loan questions

自政府於今年4月推出「百分百特惠貸款計劃」(下稱10成貸款) 以來,很多客人都開始作出有關查詢。但計劃只可用6個月的人工及租金作為貸款銀碼,令不少中小企可申請的金額非常有限,於是他們希望了解更多可以在銀行能夠做到10成貸款以外更多的計劃,從而令自己擁有資金周轉,度過嚴冬。在此,本文會釐清貸款上的3大迷思,令你申請貸款時更得心應手。

迷思1:月平息、年平息及實際年利率的分別。

銀行現時有兩種主流的中小企貸款,一種是銀行自身做的無抵押貸款,另一種是由政府擔保的信貸計劃,由最初只有5成擔保,現時已有10成擔保。兩種計劃的利息表達手法各有不同,無抵押貸款一般用月平息來表達,舉例月平息0.4%的話,即每借1萬元,每個月產生的利息就是40元。有政府擔保的貸款則以實際年利率去表達,以10成貸款為例,利息劃一為2.75厘。兩者要怎樣才能作出比較?以2.75厘直接除以12個月就等於月平息嗎?不是,除了需要除以12個月外,還要除以1.9這個神奇數字,才能真實轉化為月平息。計算後大約為0.12%月平息,即每借1萬元,每個月利息為12元。此外,更需要計算銀行收取的手續費等來計算實質總開支。

迷思2:同一時間可以做多於一間銀行的借貸嗎?

很多客人也會有以下想法:第一,普遍選用自己的Main bank來做借貸;第二,認為只可以選用一間銀行,覺得其他銀行應該不能申請。選用自己主要往來銀行的風險,就是自己所有的往來記錄,尢其是過去多年的壞記錄,例如退票、戶口負結餘等,都會極度影響審批的成功率。同時此舉會影響你的日常操作,萬一銀行「覺得」你的出入銀碼或次數有異樣,就會先凍結你的戶口,更甚者會「call loan」,所以多找一兩間銀行做後備應較為妥當。另外,當你沒有申請銀行的戶口時,他們只會要求1年財務報表及最近6個月月結單作為參考,操作相對簡單。

迷思3:除了分期貸款外,還有其他選擇嗎?

約7成使用銀行信貸服務的客人,都只會以分期為主。除了他們覺得本息供是正常外,銀行經理大多以此為「跑數」目標,絕少提及其餘的選擇。筆者亦經常幫助客人申請透支額作為備用資金,即是使用才會計息,不使用則不計息。對某些客人來說,以工程行業為例,前期需要很大的開支,如請人租機等,故需要一筆資金周轉。而中期及後期,基本上有發展商或大判提供資金,就不用再借貸了。如果使用了分期貸款的話,年期假設為2年,你就需要繳付24個月的利息給銀行,但資金只用了首3個月;但如果是透支的話,你則節省了21個月的利息,資金相對靈活。

當然,尚有其他銀行信貸或增加現金流的選擇,例如發票融資、循環貸款等,因篇幅所限,日後會再與你分享,但無論是用哪種方式融資都好,也需要留意一下個人的信貸評級及「還得到先好借」。近來,我們見到銀行「收遮」(減少信貸額度) 的情況愈見嚴重,但有危便有機,在此希望帶出一些不太多人,甚至公司營運者都不知道的資訊給你分享,希望大家在銀行信貸上能夠套得資金,趁著市道欠佳時候穩中求勝,突圍而出。

忠告: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

快問快答:中小企貸款的3大問題。

月平息、年平息及實際年利率的分別?記得1.9這個數字。
同一時間可以做多於一間銀行的借貸嗎? 要準備多兩間銀行作為後備。
除了分期貸款外,還有其他選擇嗎?可申請透支額作為備用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