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嚴畯,香港很多企業及商家都紛紛自救,政府亦推出多輪救市措施協助企業渡過難關,包括遙距營商計劃(D-BIZ)、保就業及百分百政府擔保貸款。現有的資助及貸款計劃亦有重大更新,例如科技券加大金額至 60萬元,資助比例亦提昇至75%;BUD專項基金加大了資助金額至 400萬元,首期撥備也大大增加了75%,資助地區除了內地及東盟市場外,亦增加了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地區,如澳門、澳州、冰島等。最後就是8成及9成政府擔保貸款,分別增加至 1500萬元及 800萬元。
本文就圖表的3種計劃作出比較,因為無論資助或貸款,都一定經過政府秘書處把關。我們都有上述兩方面的處理經驗,發現一些雷同之處,於是將一些心得分享給你,讓你既可申請資助節省開發成本,也可以申請貸款增加現金流或渡過難關。

相同方面,資助或貸款的文件要求都很類似。首先,一定需要公司註冊文件,即商業登記證、周年申報表等。另外,實質業務證明文件方面也一樣,包括租約、MPF供款紀錄以及財務報表,以及辦公室照片等。但請留意,這些文件只是能夠參加這些計劃的「入場券」而已。
雖然每種計劃的文件都很雷同,但審批重點方面則各有不同。例如BUD專項基金的焦點就是參考報價,但申請小冊子正正沒有提及這類文件,如自行申請的話,很容易遺漏了這套文件而被拒絕申請。即使有參考報價,都需要BUD秘書處認為報價價錢合理才可,不然會被認為開支偏高而令整個項目泡湯。
BUD專項基金另一個焦點就是當地業務,因秘書處需要判定公司的產品及服務是否「落地」,有當地業務絕對是一個優勢。如有當地市場,例如內地有辦事處或工廠,則需要提供文件如批准證書或企業章程去證明申請公司與當地公司屬直資關係。如申請公司沒有當地辦事處但有當地業務,同樣可以申請,但需要提供相關業務證明及物流單據。如有當地代理銷售,則另需補充代理協議。
8成及9成政府擔保貸款則需要提供公司月結單及財務報表,重點都是需要看申請人的還款能力,如月結單的出入數,結餘或財務報表之利潤等。申請人有意向購買要員保險,或將申請公司或擔保人的資產移去審批銀行,則會更有優勢。
百分百貸款對租約及MPF的要求會更嚴格,租約必需打厘印,能夠證明業主及租客身份。MPF需要有支票影像,有些嚴謹的銀行更要求客戶多提供幾樣文件,如需要提交6個月出糧證明、查詢擔保人之信貸評級等。
總括而言,企業在2020年正面對非常大的挑戰,以上比較及各種計劃的重點,希望能夠幫到你,多多善用政府資源幫助自身企業。當然,由專業的顧問提供意見及建議,就能更省時省力,令申請萬無一失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身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正正是希望的開始,祝願大家新一年能夠有好的開始,一起拒絕參與經濟衰退!
政府資助與貸款有何異同?
可從批核機構、最高金額、還款要求、審批期、所需文件及關鍵文件作出比較。
政府資助與貸款,文件雷同,審批卻大不相同 有 “ 1 則迴響 ”